重庆珍档丨如钢花热烈、如栀子花香……晋江厂人的时光留在一个叫桃子沟的地方
作者:KK体坛2024-09-21 07:50:38
慢新闻—重庆晚报消息,几十年前的工服,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前南斯拉夫进口的电子计算器,一叠叠已经泛黄的照片、杂志,还有财务用的木质“保险箱”……
征集到的部分实物
“这个月收到了一些书籍、史料,目前征集到的实物偏少一些。如果能收集到更多的三线建设相关的实物就好了,向群众展出的时候也将更丰富。相比史料,实物更带有时代烙印,可以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三线建设时期的风貌。”11月1日,江津区夏坝镇综合文化站负责人易治友介绍,经过一年多的物品征集,夏坝镇三线陈列室计划明年开放。
夏坝镇因三线而建镇,如今三线厂早已迁出,但密林中诸多的三线遗址成为了这里特殊的符号,夏坝镇也有更高的目标:借此资源吸引游客,让夏坝成为“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小镇”。
空空的陈列室急需装入藏品
建厂往事
渴了就喝稻田水
没有指示牌,很难找到厂区。
不经带领,外人很难找到这个位于江津区夏坝镇深山中的三线厂。在曾经的文件中,这个厂有多个名称:第一厂名黑色金属铸造厂;第二厂名晋江铸造厂;代号5057厂,对外称为国营晋江机械厂。这是一家完完全全的军工厂。
在厂属子弟校斑驳的黑板上,既有1998年最后一期黑板报的字迹,也有不断前来怀旧老同学的题词、落款:“李毅嘉母校重游,2011.4.3”、“87级30年留念,2017.4.30”、“魏伟回校,2017.7.23”……
时光交错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曾经的工厂掩藏在群山里
国营晋江机械厂(以下简称晋江厂)厂址所在的地方叫桃子沟。
原晋江厂办主任、搬迁指挥部副指挥长吴学辉向慢新闻—重庆晚报记者介绍,晋江厂在巅峰时期职工家属超过7000人。“7000多名职工家属,再加上附近的村民聚集在厂周边,形成了赶场的习惯。这个隐蔽的桃子沟热闹了几十年,每栋家属区楼、每个车间,甚至这些酷似主城十八梯的每个石阶,都承载了这几千晋江厂人的记忆。”
子弟校的朗读声仿佛在回响
晋江厂于1966年5月开始筹建,工厂建设由当时的太原247厂和重庆451厂共同承担,以太原247厂为主。
如今已经84岁高龄,参与晋江厂建厂的老厂长田学良当年便是响应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,从黄土高原、汾河河畔的太原247厂奔赴到桃子沟的。
田学良回忆,此前他在太原247厂任工段长、生产计划调度室主任。到了重庆建设现场才发现,困难超乎想象,当时参与建设的同志当中流传着一首诗,反映了当时条件的艰苦和大家乐观向上的精神:下雨山路滑如油,拄根竹竿爬山坡;渴了喝上稻田水,迎战困难唱凯歌。
家属区中心,过去熙熙攘攘。
“最初各方面条件基本上就是‘什么都没有’,一切都是白手起家。来到现场的建设人员先解决住的问题,自己搭帐篷或住农民家,工作也不分白天或晚上。”田学良说,当时参与建设的职工和招募的民工近2000人,建设现场指挥部设在一个农民小院里,既是办公室又是广播站,同时还是宿舍。当时没有饮用水,只能到稻田里去取水。有时早晨天未亮用壶打水回来,烧开以后水面上还会浮起来一些小鱼、小虾。
鸭子在屋顶上休憩
只能传不能拍
晋江广场上第一场篮球赛
露天电影吸引了周边乡场的人
11月1日,慢新闻—重庆晚报记者在厂区看到,厂里的“娱乐城”建在了一个堡坎上,规模宏大,后面是一个露天电影场和篮球场。“你都想象不到当年这个地方有多热闹,说是人山人海一点也不夸张。厂里的职工家属,周边过来赶场的农民等等,都在这个坝坝上看电影,上千人扎堆看电影,你想那个场景有多宏伟。”夏坝镇跃进村村民苑兴海回忆道。
篮球场
建厂之初生活没有那么丰富,年轻人在桃子沟的建设生活十分枯燥,于是大家用了一个多月的业余时间在一个小山头上开辟出一块场地,用木料搭起舞台,自己设计焊接篮球架,修建了厂里的第一个篮球场,建成“晋江广场”。
娱乐城
为迎接1967年元旦,建厂的职工们在球场开展了“第一场篮球赛”,由于地面不平,球不能在地上拍,只能传,球一拍就控制不住。晚上,在广场的舞台上还举办了由各单位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。可以说,自娱自乐的表演,调节了紧张的劳动气氛,活跃了大家的文娱生活。
晋江厂厂史资料记载,建厂初期为了尽快投产,全厂工人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。当时厂里在只有一张钳案,一台电焊机和一台车床的条件下,工人们就自己动手制造了两台难度大、质量要求高的水分离器设备,仅用5天时间就制造出一台0.5吨的土化铁炉,并在1970年7月炼出了第一炉铁水。当时土化铁炉装在工房外面,出铁水时需要六个人抬着火热的铁水进入工房。
电弧炼钢炉是工厂投产的焦点。1970年7月,厂里决定力争当年“十一”出钢水、浇出铸件。当时做炉壳需要卷板机和校正机,职工们用千斤顶做了个土卷机,用大铁锤校出了符合要求的圆周,1970年10月1日深夜,自制的土钢炉在工房正式通电炼钢。10月2日早上6时许,土钢炉炼出了厂里第一炉钢水,浇筑时钢花四溅,厂里也浇出了第一批铸钢件,开启了军品铸钢件生产序幕。
后来,厂里办了刊物,厂职工即兴作诗描写当时的生产场景:弧光烨,钢炉演奏青春乐;青春乐,金蛇狂舞,红星明月;燃烧自我辉煌业,存真去伪勤陶冶;勤陶冶,郝郎挥汗,刚强如铁!
三线厂的爱情往事
好看的脸蛋又不能长出大米
在晋江厂子弟学校中学部东北侧有一片栀子林,每年五至七月的时候,漫山遍野的栀子花开了。三线建设的物质生活是清苦的,但三线人善于在艰苦的环境下寻找乐趣。每年入夏的栀子林中,时时有三三两两的情侣纳凉。甚至有的老俩口也爱钻花丛,漫步其间。
打靶归来
工人合影
吴学辉介绍,三线厂因为企业性质的原因,女性员工比例偏低,使得不少三线企业出现男职工的“单身问题”。在当时,长相比较标致的女孩要求颇高,其顺口溜表达了当时找对象“五大员(元)标准”:工资要有五十元,身体要像运动员,态度得像服务员,政治面貌是党员,脸貌还要像演员。
当年唯一的大商店
三线企业大多数女性都在企业内部安了家,几乎每一个单身女性职工都有不少追求者。只要能在厂里找到对象,男青年们都会感到高兴和荣耀。他们说“好看的脸蛋又不能长出大米”、“我们结了婚,从此可以天天唱夫妻双双把家还,好安逸嘛”。
吴学辉回忆,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工厂各级组织相当重视。晋江厂曾积极联系过一些附近部门、企业,让他们组织女职工来厂做青年联欢活动,为年轻人找对象创造机会和条件。
晋江厂后记
老厂区里梧桐叶落
屋顶长满青苔
晋江厂职工主要由太原和重庆两地人员组成,后经过几次招工,人员来自全国各地。厂里北方人占比多一些,在重庆经过几十年潜移默化的浸染,即使是第一代三线建设者,他们的生活、文化、语言、过年习俗等都融入了巴山蜀水的地域色彩。
不论是是东北“银”,还是河北“任”,或山东“俺”,或京片子、卫嘴子,如今说话和生活都是有滋有味的重庆话、火锅味。至于三线二代或者三代,就更甭提了,一口正宗巴适的重庆腔调。
空寂的菜市场
时光荏苒,晋江厂的兴衰和诸多三线企业一样,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艰难而痛苦的“军转民”过程。1999年12月8日,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发文《关于将五0五七厂划转给一O七厂的批复》,同时撤销工厂代号,实施分厂制的管理模式。晋江厂就这样结束了历史使命。同年的12月上旬,厂里还举办了“庆澳门回归和归并一O七总厂”的庆祝活动,职工们在“九九归一祝大江兴旺、庆澳门回归”的巨幅上签字留言。
2003年9月28日,位于江津夏坝老厂区最后一个车间的最后一台10吨重制氧设备从桃子沟顺利迁出,最后耸立在位于巴南的新厂里。从此,晋江厂成为了历史,而老厂区也变成了晋江厂人的记忆。
考察新厂环境(资料照片)
早已退休或者散落在各地的晋江厂人和晋江子弟,偶尔有空会到夏坝镇桃子沟转转,看看自己或先辈汗水浇过的土地,看栀子花开、梧桐叶落,捡起难以寻觅的粉笔头写下时间的落款:2011年,2013年,2015年,2017年……
慢新闻—重庆晚报记者 江飞波 毕克勤
原标题:如钢花热烈、如栀子花香……晋江厂人的时光留在一个叫桃子沟的地方
推荐新闻